2025年9月17日纯碱期货价格行情速览与核心影响因素
截至2025年9月17日收盘,中国郑州商品交易所(CZCE)纯碱主力合约(SA401)报收于2385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7%,日内最高触及2412元/吨,最低下探至2358元/吨,成交量为68.3万手,持仓量增加4.2万手至42.5万手。
与此国际市场上,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纯碱期货同期微涨0.8%,欧洲ICE交易所则因库存压力小幅回调0.3%。
从现货市场看,国内重质纯碱主流出厂价维持在2250-2350元/吨区间,轻质纯碱价格则稳定在2100-2200元/吨,下游玻璃企业采购需求温和释放,但部分区域受运输限制出现局部价格分化。
产能释放与环保限产博弈2025年第三季度,国内纯碱新增产能逐步落地,青海、内蒙古等地多个联碱法项目投产,月均供应量预计增加5%-7%。9月初华北地区启动秋冬季环保督查,山东、河北部分企业限产20%-30%,导致市场对供应收紧预期升温,期货价格应声反弹。
光伏玻璃需求持续超预期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加速,光伏玻璃产能扩张进入快车道。数据显示,2025年1-8月中国光伏玻璃产量同比增长18%,对重质纯碱需求占比提升至35%(2020年仅15%)。近期多家头部玻璃企业宣布扩产计划,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纯碱长期需求的乐观情绪。
国际能源价格联动效应受中东地缘政治紧张影响,9月国际原油价格突破95美元/桶,带动天然气、煤炭等能源成本上涨。由于氨碱法工艺占国内纯碱产能的60%,能源价格波动直接传导至生产成本。据测算,当前每吨纯碱生产成本较年初增加120-150元,企业挺价意愿强烈。
从SA401合约日K线图看,价格已突破2350元/吨的关键阻力位,MACD指标形成金叉,短期均线呈多头排列。持仓数据显示,前20名期货公司多头持仓增加2.8万手,空头仅增1.1万手,资金明显偏向看多。不过,需警惕2400元/吨上方的历史套牢盘压力。
供应端:新增产能与政策调控角力尽管四季度仍有120万吨/年新增产能计划投产,但国家发改委近期发布《纯碱行业产能置换实施细则》,要求新建项目必须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实现等量置换。政策约束下,实际产能释放速度可能低于预期。冬季北方环保限产常态化,预计四季度行业开工率将维持在82%-85%区间。
需求端:传统与新兴领域双轮驱动传统浮法玻璃领域,房地产“保交楼”政策加码,9月玻璃库存环比下降8%,开工率回升至78%,对纯碱刚需形成支撑。新兴领域方面,钠离子电池商业化进程加速,2025年全球钠电池对纯碱需求预计突破50万吨,成为新的增长极。
综合基本面与技术面分析,四季度纯碱期货核心波动区间预计在2250-2550元/吨:
上行风险点:冬季极端天气导致运输受阻、光伏玻璃投产超预期、能源价格暴涨下行风险点:房地产投资增速不及预期、海外低价货源冲击、宏观政策收紧
10月中旬:三季度经济数据发布,宏观政策导向明确11月初:美国大选结果对全球能源市场的影响12月下旬:企业年末资金回笼导致的抛压风险
产业客户套保建议玻璃生产企业:若期货价格突破2450元/吨,可分批建立空头套保头寸,锁定未来3个月原料成本纯碱生产商:在2300元/吨下方启动买入看跌期权,防范价格超跌风险投机交易策略短线交易:依托5日均线(当前2365元)作为多空分水岭,突破2400元后顺势加仓中长线布局:在2200-2280元区间建立多单底仓,目标位2550元,止损设置于2150元跨品种套利机会关注“多纯碱、空玻璃”策略:当前玻璃/纯碱价格比处于1.25的历史高位(5年均值1.05),随着纯碱供需结构优化,比值有望向均值回归。
2025年的纯碱市场,正在传统周期性与新兴成长性之间寻找再平衡。投资者需紧密跟踪产能置换政策、光伏装机数据及能源价格走势,利用期货工具平滑价格波动风险。在“双碳”目标重塑产业格局的大背景下,纯碱行业的价值重估远未结束,每一次深度回调都是布局未来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