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直播室盘中策略
期货直播室盘中策略

“共识”可能是错的:当前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过于乐观了?

更新时间:2025-09-18 00:00点击次数:
被过度解读的"通胀胜利":市场狂欢背后的数据迷雾2023年12月美国CPI同比3.4%的读数,让华尔街交易员们迫不及待地敲响了降息的倒计时钟。当我们将目光穿透表

被过度解读的"通胀胜利":市场狂欢背后的数据迷雾

2023年12月美国CPI同比3.4%的读数,让华尔街交易员们迫不及待地敲响了降息的倒计时钟。当我们将目光穿透表面数据,会发现这场"通胀阻击战"远未到鸣金收兵的时刻。核心PCE物价指数仍顽固维持在3.2%高位,服务通胀以5.3%的年化增速持续发酵,住房成本指数更是在过去12个月累计上涨6.2%。

这些数字共同勾勒出一个被选择性忽视的真相:美国经济的通胀引擎仍在低速运转。

市场对"通胀回落"的叙事存在严重误读。能源价格下跌带来的基数效应掩盖了核心通胀的粘性,二手车价格回调的短期利好模糊了工资-物价螺旋的长期威胁。亚特兰大联储的粘性价格指数显示,占CPI权重42%的刚性消费项目通胀率仍高达5.1%,远超美联储2%的政策目标。

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国劳动力市场时薪增速维持在4.1%的高位,失业率持续低于4%的"充分就业"阈值,这种供需失衡正在为服务价格提供源源不断的上涨动能。

政策制定者面临的困境在历史维度显得尤为清晰。将当前情形与1970年代滞胀时期对比,可以发现惊人的相似性:1975年CPI从12%骤降至5%时,市场同样陷入"通胀终结"的幻觉,结果次年通胀再度飙升到7%。如今美联储的处境恰如行走在政策钢丝上——过早放松可能重蹈"停止-重启"的覆辙,过度紧缩则可能触发债务危机。

这种两难境地被市场参与者严重低估,CME利率期货显示的交易者押注中,竟有68%的概率认为2024年将降息超过150个基点。

被低估的"政策时滞":降息路径上的三重障碍

市场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认知存在致命盲区。传统理论认为加息效应在12-18个月完全显现,但疫情后的经济生态已颠覆这一规律。超额储蓄缓冲、财政刺激延续、企业债务展期等因素,使得本轮紧缩的影响时滞可能延长至24-30个月。这意味着2022年3月启动的加息周期,其真正威力可能在2024年下半年才完全释放。

当市场押注上半年开启降息时,可能正与政策效应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迎头相撞。

金融条件的戏剧性放松正在制造新的风险温床。自2023年11月以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暴跌100个基点,投资级债券利差收窄至2022年来最低水平,股市估值重回历史高位区间。这种"自我实现的宽松"实质上抵消了美联储75%的紧缩效果,形成危险的反馈循环。

地缘政治变量正在重塑货币政策方程。红海航运危机导致的亚欧航线成本激增300%,巴拿马运河干旱造成的粮食运输延误,以及美国战略石油储备回补带来的能源价格支撑,这些供给侧冲击随时可能重启通胀引擎。更深远的影响来自全球去美元化进程——2023年美元在国际储备中的占比已降至58%,为1995年来最低水平。

当货币霸权出现裂痕时,美联储的政策空间将被迫压缩,这种结构性转变尚未被纳入主流分析框架。

(编辑:小编)

客服热线:400-123-4567

公司传真:+86-123-4567

客服 QQ:1234567890

办公邮箱:admin@admin.com

公司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Copyright © 2002-2024 华富之声财富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粤IP*******

  • 扫描关注公众号

  • 扫描进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