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0日早盘,上海期货交易所钨精矿主力合约跳空高开,广西地区现货报价单日飙升8.7%,创下每吨42.3万元的历史峰值。这场突如其来的行情异动,背后是国际地缘冲突与科技产业需求的叠加效应——欧盟对华稀土进口配额缩减政策落地仅72小时,全球最大硬质合金制造商Sandvik宣布启动战略级钨储备采购,直接点燃市场恐慌性买盘。
广西作为中国钨精矿核心产区,其产量占全国总供给量的35%。本台记者实地探访河池市南丹县矿区发现,当地头部企业已启动24小时三班倒生产模式,矿场负责人透露:“现在连品位0.8%的低质矿都被抢购一空,采购商现金押车等货已成常态。”这种疯狂场景与三个月前形成鲜明对比——当时因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路线调整,钨价曾单月下挫12%。
技术面信号同样发出强烈看涨预警。从钨精矿2406合约周线图观察,MACD指标在零轴上方形成金叉,持仓量突破80万手大关,而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钨远期合约溢价率已扩大至19%。资深期货分析师张振宇在直播中指出:“当前行情不同于2018年环保限产驱动的脉冲式上涨,本次存在三大持续性推力:光伏钨丝需求年增40%、军工特种钢订单暴增、3D打印钨粉技术突破。
面对剧烈波动的钨价,期货市场多空双方在425元/吨关键价位展开激烈争夺。空头阵营认为,印尼新发现的超大型钨矿将于2026年投产,可能改变全球供给格局;而多方则押注美国国防部即将公布的《战略矿产储备法案》,该法案要求钨库存量提升至战时需求的300%。
这种政策预期与产业现实的碰撞,使得钨精矿期货隐含波动率飙升至58%,远超铜铝等基本金属。
对于中小投资者,当前行情存在三类参与机会:一是直接交易钨精矿期货合约,需重点关注广西地区环保督查动态及赣州钨协每周指导价;二是布局钨化工产业链ETF,涵盖APT(仲钨酸铵)、碳化钨粉等下游产品;三是参与钨矿权质押融资等创新金融工具,某股份制银行最新推出的“钨矿浮动抵押贷”产品,允许企业按季度均价动态调整质押率,已吸引多家矿业公司咨询。
值得注意的是,物理交割环节暗藏风险。某私募基金交易总监向本台透露:“近期出现多起以越南矿冒充广西矿的掺假案例,交易所认证仓单的镭射防伪标签升级迫在眉睫。”对此,期货之家直播室将联合SGS检测机构,于10月15日上线钨精矿品质实时核验系统,为投资者提供从开采到交割的全链条数据追踪服务。
(期货之家直播室提醒:本文所述观点仅供参考,金属期货交易存在高风险,请根据自身承受能力理性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