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D金叉+量价齐升技术派集体亢奋7月首个交易周,棕榈油期货主力合约在3800元/吨关键位强势企稳,MACD指标形成周线级别黄金交叉,成交量较上月均值放大42%。更令技术派振奋的是,价格连续三日站稳20日、60日均线上方,形成典型"蛟龙出海"形态。
新加坡资深交易员陈伟明指出:"这种多周期均线共振现象,往往预示中期趋势反转。"
季节性规律暗藏玄机历史数据透露机遇回溯近十年数据,棕榈油在7-8月呈现明显季节性强势,平均涨幅达9.3%。今年叠加厄尔尼诺气候影响,马来西亚棕榈油协会(MPOB)最新报告显示,6月产量环比下降8.7%至145万吨,创近三年同期最低。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期货价格较现货贴水幅度已收窄至1.2%,为2023年Q4以来最小差值,期现收敛趋势强化市场看涨预期。
政策东风频吹资金布局暗流涌动印尼政府突然宣布将8月毛棕榈油参考价上调至827美元/吨,较7月提高4.3%,直接推高出口成本。与此中国商务部拟将棕榈油纳入第三批食用油储备轮换计划的消息不胫而走。资金层面,CFTC持仓报告显示,资管机构空头持仓较上月减少23%,而产业资本多头头寸增加17%,这种"专业玩家"的仓位异动值得警惕。
某私募基金能源总监透露:"我们正在建立棕榈油跨期正套头寸,基差修复行情可能比想象中猛烈。"
库存堰塞湖高悬去库速度成胜负手尽管利好频出,马来西亚6月末库存仍高达182万吨,较五年均值高出18%。更严峻的是,印度食用油库存总量突破250万吨,创历史新高,这个全球最大进口国已连续三个月削减采购量。中国海关数据显示,1-6月棕榈油进口量同比激增34%,但港口库存消化周期仍长达48天。
行业分析师张莉警告:"现在每吨3800元的价位,需要日均去库1.2万吨才能维持平衡,这个速度目前看来并不现实。"
需求端暗藏杀机替代品虎视眈眈豆油与棕榈油价差收窄至每吨600元警戒线,这个价差水平将触发食品加工企业的配方调整。某大型方便面企业采购总监坦言:"当价差低于800元时,我们会将棕榈油使用比例从35%降至25%。"更棘手的是,国际原油价格在70美元/桶附近震荡,生物柴油掺混利润持续为负,这意味着能源属性带来的价格支撑正在弱化。
多空博弈白热化交易策略如何破局面对技术面与基本面的背离,资深交易员建议采用"事件驱动+严格止损"策略:重点关注MPOB月度报告、印尼出口税调整、中国储备轮换等政策变量,将止损位设在3750元关键技术支撑下方。套利者可关注P2309-P2401月差,当前-80元的贴水结构蕴含反套机会。
某期货公司研报强调:"当前行情本质是资金驱动型反弹,持仓周期不宜超过15个交易日,盈利目标先看4050元压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