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直播室盘中策略
期货直播室盘中策略

【早报】中美就经贸问题举行会谈;事关半导体芯片,商务部接连对美发起反倾销、反歧视调查

更新时间:2025-09-15 00:00点击次数:
中美经贸会谈释放微妙信号,中国对美发起半导体双反调查引发行业巨震。这场涉及万亿产值的科技博弈,正在改写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

谈判桌下的芯片暗战:中美博弈进入深水区

7月15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的会议室里,中美经贸工作组时隔8个月再度面对面交锋。这场被外界称为"科技领域G2对话"的会谈,在看似平静的表象下暗流涌动。当美方代表反复强调"国家安全"时,中方谈判代表将一份标注着2023年进口芯片数据的文件推向谈判桌——这份显示中国芯片进口额同比下降15.6%的报表,无声地诉说着半导体战场的最新战况。

就在会谈前48小时,中国商务部突然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半导体材料发起反倾销调查。这不是普通的贸易反击,而是直指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的核心软肋。数据显示,被调查的电子级多晶硅产品,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占有率已从2018年的42%骤降至2023年的17%,但政府补贴却使美企能以低于成本价30%的价格倾销。

这种"补贴+倾销"的组合拳,正在扭曲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

这场博弈背后是价值5270亿美元的全球半导体市场争夺战。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最新报告显示,中国在成熟制程芯片领域的产能已占全球36%,且在12英寸晶圆制造设备国产化率突破35%。当荷兰ASML首席执行官温彼得坦言"中国客户正在改写采购清单"时,德国默克集团却披露其中国半导体材料业务同比增长58%——这种矛盾现象揭示出全球产业链正在发生的深刻裂变。

反制与突围: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危与机

在苏州工业园区的盛美半导体车间里,12台国产清洗设备正在完成最后的调试。这家曾经完全依赖进口设备的企业,如今用三年时间将国产化率提升至72%。"美国的技术封锁倒逼我们建立了完整的本地供应链",技术总监李伟指着正在组装的晶圆传输机械臂说,"这个部件去年还要等日本供应商6个月,现在隔壁工厂就能提供。

"这种产业链重构正在长三角地区形成集群效应,仅2023年上半年,江浙沪地区就新增半导体设备企业127家。

商务部的双反调查剑指美国半导体霸权七寸。被调查的氦气冷却系统是芯片制造的关键耗材,美国企业凭借专利壁垒长期垄断定价权。但中国企业的反击来得迅猛——中微公司研发的深冷循环系统不仅能耗降低40%,更将设备单价从300万美元拉低至180万美元。这种"技术突破+价格优势"的组合,正在动摇美国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统治地位。

全球咨询机构TechInsights预测,到2025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将达428亿美元,占全球三分之一。这个数字背后是正在发生的产业革命:长江存储的232层3DNAND闪存良率追平三星,中芯国际28纳米工艺良率突破99%,华为海思的EDA工具链完成14纳米全流程验证。

当美国还在讨论是否放宽成熟制程设备出口时,中国半导体产业已在多个细分领域构筑起"反封锁"防线。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重塑全球科技版图。从谈判桌上的博弈到实验室里的技术突破,从商务部的反制措施到产业链的自发重构,中国半导体产业在围堵中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突围之路。当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承认"完全脱钩不现实"时,德国巴斯夫却宣布在湛江投资100亿欧元建设半导体材料基地——全球资本用脚投票的选择,或许已经预示了这场科技博弈的最终走向。

(编辑:小编)

客服热线:400-123-4567

公司传真:+86-123-4567

客服 QQ:1234567890

办公邮箱:admin@admin.com

公司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Copyright © 2002-2024 华富之声财富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粤IP*******

  • 扫描关注公众号

  • 扫描进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