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商品期货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格局,沪银主力合约以4.5%的涨幅领跑全场,盘中一度触及7380元/千克,刷新2023年以来新高。这一亮眼表现与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升温密切相关——中东局势再度紧张、美联储降息预期延后,叠加国际银价突破30美元/盎司关键阻力位,多重因素推动资金加速涌入贵金属板块。
从技术面看,沪银周线级别已形成“头肩底”突破形态,MACD指标金叉持续发散,持仓量单日增加12.3万手,显示多头资金正强势布局。市场人士指出,当前白银库存处于历史低位,光伏产业需求保持刚性增长,工业属性与金融属性的双重驱动为银价提供坚实支撑。
与贵金属的强势形成鲜明对比,能化板块遭遇重挫。原油期货日内下跌2.8%,布伦特原油失守82美元关口,主因美国商业原油库存超预期增加及OPEC+减产执行率存疑。下游化工品同步走弱,PTA、乙二醇跌幅均超3%,聚酯产业链陷入“成本塌陷-需求疲软”的负反馈循环。
农产品板块同样表现低迷,豆粕期货受南美丰产压力影响下跌1.7%,棕榈油则因库存回升预期跌破7200元/吨支撑位。值得注意的是,生猪期货逆势微涨0.6%,市场对下半年消费旺季的预期开始提前计价。
日内商品期货市场净流出资金达18亿元,其中能化板块净流出占比超60%,而贵金属板块净流入9.3亿元,显示资金避险情绪显著升温。某私募基金交易总监透露:“当前配置贵金属不仅是对冲地缘风险,更是押注全球货币体系重构的长期逻辑。”
沪银的强势表现引发市场对贵金属牛市的猜想。从基本面看,全球央行购金潮仍在延续——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各国央行净购金量达289吨,其中中国央行连续18个月增持黄金储备。白银作为“黄金的影子”,在工业需求(光伏银浆占全球白银消费量12%)和投资需求共振下,上涨弹性显著高于黄金。
不过风险亦不容忽视:若美联储推迟降息时点导致实际利率回升,可能阶段性压制贵金属表现。分析师建议关注美国CPI数据和美联储官员讲话,短期支撑位可参考沪银7000元/千克整数关口。
在普跌行情中,部分品种已显现超跌信号。以沪铜为例,尽管日内微跌0.3%,但全球铜矿供应扰动频发(智利暴雨、刚果运输中断),LME库存降至10万吨以下,下游电网投资加速落地,三季度或迎来供需错配机会。
黑色系品种呈现分化走势,铁矿石受港口库存攀升影响下跌1.2%,但螺纹钢在基建预期支撑下跌幅收窄至0.5%。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以旧换新”政策在多城落地,若后续钢材去库速度超预期,黑色系可能出现估值修复行情。
面对当前分化市场,专业机构建议采取“核心+卫星”策略:
核心仓位:配置20%-30%贵金属对冲系统性风险卫星仓位:关注沪铜、铝等基本金属的左侧布局机会捕捉能化品种超跌反弹的日内交易窗口跟踪生猪、鸡蛋等农产品的季节性波动规律
技术派交易员则提醒,当前商品市场波动率指数(CVOL)升至年内高位,需严格控制仓位,沪银多单可依托5日均线持有,能化空单注意设置移动止盈。